扶阳灸的“五用论”诠释
扶阳灸法,是灸界名家范长伟先生创立。
他通过20多年深挖古人“移天阳之火于艾,借灸火扶阳驱阴”的思想内涵,
依据火生一气、灸调四象、五气施治的调养理论,
利用艾灸刺激人体相应的经络穴位,而
达到补泻、调节、治理生命整体与局部气机的盈亏、紊乱与壅滞的一门简易自然疗法。
“燃艾扶阳,柔形运火,以火化气,以气摄神,神气双养,正存邪除”是扶阳灸法的重要核心。
扶阳灸方之五用论:
一、用火论
以天道知见生命的真相,证得艾灸妙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阳为乾元,在天为日为火,在人为心为神。
大哉乾元万物始生,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承顺天。
以此天道证得,神是火的体,火是神的用,无形中妙生有形。
故在天,万物生长始于太阳之火;
在人,生命始于肾中先天之火之炁,生长于脾胃化五谷生的后天之氣。
燧皇以冰台移天火,燃艾绒创人间明火,用以扶助生命先天之火培养后天之氣。
火生氣扶温氣血,火制氣化除寒凉,火生一氣成就以脾土为核心的扶阳灸法。
二、用心论
心之妙法在于其为生命能量的根本。
无形时,心在天是纯阳,在人则向上化神向下化氣。
有形时,构成世间实相。
心念所动,即是阳氣在动,而使无形化为实相。
人的生命就是心与氣的升降沉浮的运行。
故善想善念为阳,向上升化为光明为健康为祥和为天堂;
恶念恶想为阴,向下沉沦为黑暗为疾病为凶恶为地狱。
心是力量,生命的运行就是修心,生理与命理莫不如此。
扶阳门下当以有我为恶,无我为善之修心,灸火所到,心神必至,与病患各证其神。
三、用氣论
先天为炁,后天为氣。
(炁,读音:qì)
"炁”指的是先天之气,而“氣”指的是后天之气。
"炁”是人体最初的先天能源,“氣”则是指通过后天的呼吸以及饮食所产生的能量。
炁为肾火,消耗以助脾胃化五谷生氣。
身心健康就是无形之氣通达则有形之身体无病。
病是邪但不是氣,人的身体就是养一团正气,氣动决定温热寒凉。
病邪在心为心结,病邪在身体是氣的表现为虚弱、为壅塞、为凝滞、为混乱失调。
扶阳灸法治病先要正其心,后用灸法培源固本,
调其氣机升降、疏理壅滞、平衡阴阳,以使其氣如法轮常转与经络之中。
四、用穴论
以五行观生命不息如搭灶煮饭。
脾胃为灶,肝木为柴,肺金为釜,釜中为五谷加肾水,
呼吸如风箱控制灶火,而穴位如灶眼用于添柴加火。
养氣为温养后天脾胃取穴为三里,
调氣取穴为肝之太冲、肺之合谷、心之外关、肾之太溪。
取穴不在多,而在于灸穴之手法。
补泻之控在于调火调息法,可调心机和氣机。
辅助于按导手法,以利氣布与引。
故有一艾一火五穴走天下之说。
五、用咒论
医道通天道,对生命的觉知是懂得健康的法门在于内在的自性,
每个生命本身就是具足的太阳,每个生命的使命就是无私帮助别人温暖别人。
咒就是精神,咒就是力量,咒就是心中的思想,当下持咒发愿,
真诚祈请神灵先贤加持,当下改变能量增强祛病驱邪的信心。
作者:贾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