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感感传传导的路径与形式(一)

灸感的作用形式是传导,当艾灸某一个穴位时,

温热感由这个穴位沿着一定的经络轨迹向其它的穴位行走,这通常也叫做感传。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感觉,例如热、麻、酸、胀、痛、冷等


周楣声先生总结了34种灸感感传的路径与形式:


一、循经至病

这是感传第一相的基本规律,是气至病所的常见现象。

但热、麻、酸、胀,以至还能出现凉感等,诸种感觉则互不相同。


二、自病人经

对有效穴或反应穴进行灸针,感传可沿经走向患处,

这乃是共知和常见的情况,而在患处着灸时,感传也可沿经走向有效穴或反应穴,

在临床上也能见到。

这对经络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有力的说明。

也可称此种现象为逆经感传。


三、表里交流

即手足阴阳表里经其感传路径常可互相转换与彼此交流。

例如取用手太阴经之少商,感传前进不远即可进入手阳明经而上行;

取用手阳明经之商阳,也可在行过合谷之后即折入手太阴经而前进。

在取用中冲时,这种情况就更易发生,既可由中指腹进入手厥阴本经,

也可由中指背进入手少阳经,也可在发生转换行过一段路径之后又返回本经。

这种情况最为常见。


四、汇合重叠

手足阴阳十二经在肘膝以下如同时取用其两经两穴,是可以互不混淆而齐头并进。

但当行过肘膝的合穴以后,多数即互相汇合,有时在肘膝以下即行汇合而难以分清。

古人指出十二经的合穴均在肘膝关节附近,足以证明其取义之精确。

少数也可循着上下肢之内外侧而各自行进。

但当进入胸腔或腹腔之后,如系在同侧之上肢或下肢两经两穴同取,则彼此分离者绝少,而互相重叠者实多。

如系分别取用,则另辟新路者绝少,而互相重叠者实多。

如系分别取用,则另辟新路者绝少,而仍循故道者实多。

由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几乎无一不错综交会于胸腹,

而胸腹腔诸病与各经之间的关系,就根本没有什么界阈与体系可言,

从未见到有固定的途径与互相交会的穴位。


五、吸引靠拢

对肘膝以下相距不远的两经两穴如同时施灸,感传既可彼此汇合,

有少数在肘膝以下也可互相吸引而彼此靠拢。

与彼此汇合不同之处是当撤除其中之一时,靠拢和移位的感传即可返回自己的路径继续前进。

如再行恢复两穴同灸,则又可彼此靠拢。


六、改道跨越

同一疾病,同一孔穴,用同法多次着灸,感传路径基本上是前后一致。

但也有前后不一,出现改道和跨越者。

如头面病在督脉取穴着灸,感传可以先在脊柱左侧上行,以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

如取用中冲,第一次是由本经前臂正中上行,第二次则是跨入手太阴经上行。

取用至阴,感传可以进入足少阳经。

取用关冲,感传可以进入手太阳经。

这种前后改道和互相跨越的情况,在平行并列的各经之间实为常见。


七、中途横贯

感传在前进的中途,可以转向肢体的对侧继续前进。

如取鱼际时感传行至尺泽即横贯肘部转向上肢外侧前进,

取劳宫感传可以贯穿前臂内侧转至外侧进行。

这种中途横贯与一开始即前后直达,以及到达患处附近时自后向前,有着不同之处。


八、前后直达

这在前后互取诸病例中最为常见,

所取无论为孔穴与非孔穴部位,只要与患病区域高下相当,感传多可垂直下注,

不受任何内脏器官的阻隔与遮断而直达患区。

这在腰痛取阴交,及前胸病取后背相对处,后背病而取前胸相对处的诸病例中,尤为明显。


九、左右互通

在一侧的上肢病或下肢病,而于对侧(健侧)应称的部位取穴着灸时,

感传可以横过前胸或后背,下腹或腰骶,横行越过中线而行至对侧,发挥感传第二相的治疗作用。


十、上行下达

在上肢病或下肢病而上下互取时,与左右互通的关系一样,

当感传进入躯体以后,即行过躯体的侧旁,上行或下达而至于患处。

这在肘膝诸病例中,均有典型的例证。


十一、两侧环抱

在腰脊病于腹部中行特别是下腹中行取穴时,反复证明感传既可垂直下注而前后直达,

更可双侧环抱(双抱)与单侧环抱(单抱)经过腹壁环行向后而达于患处。

这种感传走向与带脉相似而又不同。


链接:灸感感传传导的路径与形式(十一到二十二)

链接:灸感感传传导的路径与形式(二十三到三十四)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