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四类虚证取穴方法
艾灸通治一切虚证!
古人说:“虚则补之”。
调理虚证可以进补食补,不过考虑到“虚不受补”的原理,还是建议大家“进补之前先灸补”。
《医学入门》说:“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灸就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
而且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适逢夏季,正是阳气生发最盛之时,此时艾灸,事半功倍!
虚症的艾灸取穴:
气虚:气海、关元、足三里。
血虚:中脘、血海、足三里。
阴虚艾灸:涌泉、太溪、照海。
阳虚艾灸:大椎、命门、关元。
艾灸可以直接补肾精,肾阴增强了,便能上可滋补肺阴,中可滋补脾阴,就不会阴虚了。
艾灸补心阳,心阳增强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就增强了,心其华在面,就会有更多血液输送到面部,就会气色红润;
艾灸补脾阳,脾阳的功能增强了,脾胃就能运化出更多气血,就不用担心会气虚血虚了。
同理,艾灸有助于增强肾阳,肾阳增强了,便能上可温补心阳,中可温补脾阳,阳虚也会离你远去。
综上所述:
艾灸上滋肺阴,中健脾气,下补肾精,长期坚持,
可以气血阴阳调和,轻松对付各种虚证。
而且艾灸与进补不同,艾灸趋向于平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药进补则不然,尤其一些中老年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习惯于用人参等大补之品,
非但不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反而会因“虚不受补”而上火。
所以呀,甭管你是什么虚,都建议艾灸调理,安全、简单、又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