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虚症:阳虚、阴虚、血虚、气虚艾灸调理
简单说“四大虚症”
人体虚症分为阳虚、阴虚、血虚、气虚四种类型
①气虚,好像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②血虚,人体的营养液不足,进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③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④阳虚,则相当于阳光不足,所以会让人感到寒冷。
四大虚的症状总结:阳虚怕冷;阴虚内热;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四大虚症表现常见疾病
1、阳虚
【辨别要点】
阳虚质的人平时比较怕冷,或局部容易较凉,比如腹部较凉,或是手足冷。
饮食喜欢温热的饮食,不能耐受寒凉的饮食。
小便较清长,流清涕,或咳嗽时痰白清稀,大便稀溏,舌淡白,基本上都是阳虚质或虚寒质。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性功能减退、不育、宫寒不妊、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感冒等等。
2、阴虚
【辨别要点】
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阴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
阴虚必须同时满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热”才成立,他们的手心足心经常是热的。
一般吃了干燥、煎炸类的东西容易上火。
【阴虚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容易得甲亢、高血压、糖尿病、红斑狼疮、干燥症侯群;同时还有结核病、干眼症、口疮、舌疮、咽痛、干咳、便秘、失眠等等。
3、血虚
血虚体质的感觉跟贫血有点接近,但是贫血是一种病理状态,西医有指标。
血虚体质意味着他的表现不算太严重。
【辨别要点】
面色苍白或者黄,没光泽,整体外观颜色偏淡,比如口唇、指甲、舌体的颜色偏淡而形体比较瘦弱。
女性易出现月经颜色淡而量少。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贫血,眩晕、失眠、心悸、干眼症,月经失调。
4、气虚
气虚的感觉比较像能量不足,体能不行,精神疲惫。
如果说消化能力下降这个叫脾气虚,夜尿多一般叫肾气虚,这个就加上了脏腑特点。
【辨别要点】
容易疲倦、容易感冒、脏腑功能减弱。
气虚很容易跟阳虚搞混,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气虚是比较单纯的功能减退,寒象并不明显。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内脏下垂。
艾灸适合一切虚症,取穴。
对于虚证调理,食补可以在平时饮食中注意,最简单,见效快的还是使用艾灸。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
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医学入门》说:“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艾灸虚症取穴:
1.阳虚艾灸:大椎、命门、关元。
2.阴虚艾灸:涌泉、太溪、照海。
3.血虚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4.气虚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
两虚的体质如何调理
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气阴两虚:
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
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阴阳两虚:
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
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
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