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虽好,用错了也会伤阴上火
阴津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我们出的汗、脑髓、骨关节、满脸骨胶原,其实都是阴液,
阴液,能滋润我们的身体,所以阴在人体相当重要,与阳气互相依赖和约束。
中医说 “人到四十,阴气过半”,体内阴液减少,就会虚火上浮,我们就会变得特别特别容易上火。
艾灸虽好,方法用错了也会伤阴
艾灸是一门很好的技艺,但再好用的东西,使用方向不对,都可能偏离轨道。
艾灸最坏的结果就是伤阴了。因为艾火属纯阳之火,专门补阳气的。
当你长期晚上艾灸,或者艾灸量过大,或长期艾灸上半身,导致阳气补过头了,就可能引发伤阴
以下这些情况可能会伤阴:
1、灸火大
灸火的强弱也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灸火过大,冲击力强,容易使阳气生发过度。
2 、灸量大
比如每天至少灸2个小时,天天艾灸不休息的
艾灸可以养阳补阳,体寒阳虚的人艾灸后往往会觉得舒服。
但阴和阳存在相互制约的性质,灸量太大,可能导致体内的阳过于强盛,就会压制阴,造成阴阳不和,乃至阳气化火,灼烧阴液,最后伤阴。
3、温度过高
艾灸也分补和泄,虽然总体上是补的,但也有泄的层面在。
比如艾灸时温度过高,感到发烫,那么艾灸就可能不补反泄,长期如此对阴阳都有影响。
有些人艾灸后出水泡,一部分原因也是艾灸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的缘故,需要灸友们自行注意了。
艾灸不是烤肉,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最好的状态是,灸的部位不热里面热,近处不热远处热。
这样做艾灸,可避免伤阴
1、避免晚上艾灸
晚上艾灸偶尔几次无所谓,但是长期这样就伤阴了,最迟要在23点前完成艾灸,
因为23点-1点是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
而艾灸生发阳气,此时还灸影响睡眠、养阴。
2、注意灸量
儿童、体弱者、功能减退之疾患者灸量一定要小,慢慢增加艾灸时间。
腰背、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阳气欲脱,可大灸;
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风寒感冒、痈疽痹痛灸量需小。
3、注意艾灸间隔
如果是治疗急性病或者突发病可以天天灸,
如果是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病,那就不需要天天灸了,隔天灸1次或者灸2天停1天。
4、选择陈艾
尤其是儿童艾灸、面部艾灸、直接灸,一定要极好的艾绒。
5、注意艾灸顺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
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