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常见的排病反应:排气、排物和身心感受
正邪相争
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正气振奋,邪气消退;
正气不振,邪气大进。
这就像打仗,不是敌进我退,就是我进敌退。
打仗,有两种可能:
速战速决,一方很快取得胜利;
持久战役,双方处于长时间的相持,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迅速取得胜利。
急性病,大部分速战速决,可能很快恢复健康,也可能急病而亡。
慢性病,正邪相持,发展缓慢。
但如果不加以治疗,邪气长时间潜伏在人体内,人体正常的津液的生成和布扬,营卫的生成和运行,都会受影响,
并且逐渐产生痞块、痰饮、淤血、结石等异物,最后脏腑功能失调,甚至会久病而死。
对于绝大部分的慢性病,艾灸都是很好的治疗选择。
艾灸灸对了,可以很好地振奋阳气,暂时打破慢性病患者体内的正邪相持,正气稍强于邪气,便有剧烈的正邪相争,
表现出来就是各种剧烈的感觉,如痛、胀、麻、痒等。
此时持续施灸,便开始进入正气驱邪外出的阶段,表现出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排病反应,如拉肚子、放屁、呕吐等。
等到邪气被彻底驱出体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又重新恢复了健康的状态。
归纳一下,便是:
【慢性病】:正邪相持→慢慢正不胜邪,甚至会久病而死。
【慢性病艾灸后】:正邪相持→正邪相争→驱邪外出→邪去身安。
排病反应
一般地,慢性病的病程越长,病位越深,灸到正邪相争和驱邪外出时,感觉就会越剧烈,排病反应也会更明显。
此时最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一天足够的灸量,才有可能帮助身体尽快将伏邪驱出体外,而得以邪去身安。
如果是灸灸停停,则很可能在正邪相争和驱邪外出两个阶段反反复复,给自己带来迁延的痛苦,事倍功半,很是可惜。
下面我把在正邪相争和驱邪外出这两个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些剧烈的感觉和排病反应归纳一下,供大家参考。
排病反应按照排出的东西有形与否,可以分为排气和排物两种。
但是在排的时候,通常还伴随着身体内的一些感觉,所以排病反应大致分为排气、排物和身心感受三大类。
如果按照排病时借用的通路,则一般有通过皮肤、肛门、尿路、阴道、七窍、经络腧穴和心情变化这几类。
将这几大类列成表格,大致如下:
通路 | 无形 | 有形 | 感觉 |
皮肤 | 冒凉风、出寒气等 | 出汗、出疹子等 | 痒最常见 |
肛门 | 放屁 | 拉肚子 | 伴随肚子痛最常见 |
尿路 | 尿液增多 | 可见痛感 | |
阴道 | 分泌物、经血等 | 伴随肚子痛最常见 | |
七窍 | 冒凉风、打嗝等 | 鼻涕、眼泪、呕吐物 等 | 痛、痒等 |
经络腧穴 | 冒凉风、出寒气等 | 出水泡等 | 痛、麻、触电感等 |
心情变化 | 忽然很伤心等 | 空虚感等 |
案例:
下面举个例子,看看剧烈的排病反应都有哪些。
病家甲,揉腹后艾灸中脘两个小时,从开始做灸,就一直放屁,灸完回家屁也停不下来,病家自己说竟放屁放到屁眼痛!如此放屁放了一天多才停下来。
我认为,这是原先憋闷在体内的气排出来了,并且是顺着排出来的,没有打嗝一整天来得痛苦。
继续揉腹后艾灸,灸了几次,这次病家的反应是深夜呕痰,呕了半个多小时,那得排出来多少痰呢!
呕痰之后,最大的改善是病家近期一直有的容易觉得饿,却吃几口就不想吃了,但还是饿,这样的感觉消失了,胃口开始改善。
我问她胃口怎么样时,她跟我开玩笑说:“你请我吃饭试试嘛!”
像这种积聚在心下多年的痰饮,经过按摩和艾灸疏通、温化之后,当天晚上就排出来了。
积聚了那么多年呢,排出来可不轻松,大半夜呕了半个小时,吐出来“只是白花花的痰”,并没有食物哦。
邪排出去之后,原先的病位会更显得虚,虚而痛。
像这位病家,那次呕痰之后,她就开始时不时会有两肋疼痛的感觉。
这种痛是虚导致的,止痛的方法还是扶正——秘诀是效不更方,之前让病家呕出积聚多年的痰的治理方法,只要有灸感,还是继续那样子灸,就可能让她两肋恢复正常,不再疼痛。
--南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