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皮肤起水疱 排病反应
有些人艾灸后皮肤会起水疱,这是艾灸的排病反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排病反应?
水疱也称为灸花,艾灸后起水疱的说明身体内湿气、寒气重。
艾灸后皮肤出水疱是邪气外排的表现,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水疱就是这个通道。
特别说明:
肚脐下出水疱是有妇科问题,水疱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
肚脐周围出水疱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肚脐周围起一圈硬皮。
艾灸是通过刺激穴位及调经络来调理身体的,
艾灸结束后,由于水疱的存在,对于经络穴位的刺激还在继续,
助长了艾灸所带来的作用,这是很好的现象。
水疱不是烫伤,是邪气在外排。
古人艾灸,追求的就必须要有水疱产生。
我们都听过: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个说法。
这个“常不干”就是因为古人提倡用艾绒直接在皮肤上烧,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
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由此而来。
所以,有一句话:“灸疮一发,去病如抓”真正懂艾灸的人,对水疱是求之不得的。
如何解决呢?:
糖尿病患者出水疱必须立刻停止艾灸。(糖尿病须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艾灸)
1.出水疱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手抓,避免与衣服过度摩擦,也不可以用敷料盖住水疱的部位。
2.出现水疱的部位不要艾灸,但可以艾灸其他部位。
3.水疱较小时,不用担心不用理会,也不要挑破。1周左右会自然吸收。
4.若水疱较大,可先用一次性毫针(消毒针)挑破,
排出水疱内的液体,用碘伏消毒直到水疱处没有液体排出后,
每天用棉签蘸取炉甘石擦在水疱处,一直擦到伤口愈合结痂为止。
注意:
炉甘石使用前要摇一摇,由于炉甘石为液体,所以擦完炉甘石必须等待完全干透,摸起来像粉状后再穿衣服,
炉甘石洗剂的主要成分是炉甘石:可以用止痒收敛,氧化锌:可以吸湿、收敛、滋润,甘油:有保湿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