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命,从认识阳气开始!
何为气?
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何为阳?
在几千年的巫道医学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
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阳气,
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
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
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
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
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
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
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
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
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阳气决定生长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
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生长。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故有气者生,无气者亡,决人生死的便是这一身之气也。
正如《扁鹊心书》云: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之亡。
所以了解生命,从认识阳气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