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四穴养生灸法
中医艾灸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
只需用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通过艾灸这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1、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取穴: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4横指处即为此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
因其强大的补益功效,而被称为“千年野山参”!
《扁鹊心书》曰:灸关元三百壮,以保肾气。亦治瘰疬、破伤风。
又曰: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
人至
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长期灸关元穴,会感觉后腰两肾部位有明显的发热感,有热气自关元穴斜向两侧上方,非常舒服。
还有,很多老年人睡眠不好,灸关元穴一段时间后就能改善,效果好。
2、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取穴:正坐或俯卧位。
取一线过脐水平绕腰腹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处,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命门,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之门。
古代医家将命门比喻成:走马灯运转的动力源(走马灯中点燃的蜡烛)——火,
认为命门火就是人体的阳气之源。
命门火旺,身体强健;
命门火衰,则体弱多病。
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
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命门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它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阴肾阳(又称元阴元阳),分别藏在命门和肾当中,是人体生命的来源。
肾阴的活动,就像水的流动一样,需要阳气的温熏,这里的阳气就是肾阳;
而命门就是肾阳藏身的地方,也就是命门之火。
如果火力不足的话,就不能推动水的运行,肾水就不能上行,滞留在那里,
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腰膝酸软,浮肿,男性阳痿,女性宫寒不孕等等,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肾阳虚,这时候就需要温肾补阳。
艾灸可以缓解很多阳虚的症状
3、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出自《针灸甲乙经》,《脉经》中又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
取穴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取一标有二等分的弹性皮筋,将皮筋的两头与肚脐、胸剑联合中点对齐拉紧,皮筋的中点对应处即为此穴。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
养生保健,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扶养人体的正气,而扶正之中,
又贵在于温补脾肾,平时养生时对于脾胃的养护绝对是重点。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尤其是现在,暴饮暴食、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导致各种胃病的发生。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
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4、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取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医学》中有“若要身体安康,三里常不干”这句话,
意思是:如果想要身体安康,就要常常刺激足三里。
关于足三里穴,日本后藤省专论灸法《仲介》也有“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的说法。
足三里穴作为合穴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所以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
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时,刺激足三里穴就能够得到缓解。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