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灸感三相”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灸感三相”,是在采用特定的灸疗作用方式与作用量的影响下,人体所发生的特有反应过程。

艾灸灸感分三个阶段,详见链接:艾灸"灸感三相"灸感过程三个基本时相

灸感三相


艾灸灸感时相的作用和意义:


艾灸灸感过程三个基本时相的发现,其意义和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1、根据感传第一相的特征,能为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五行学说与五液所主找出依据。

2、根据感传现象与路径,可对经络实质及其学说作出阐明。

3、根据灸感第一相的定向传导,可为临床诊断指明方向。

由于感传第一相的基本特点是以病患所在为其投射目标与行进终点,因而对病变部位就可作出有益的提示。

例如肾脏病患者是双侧还是一侧?

如双侧同病是轻重一致还是轻重不一?

而根据感传所见,则是左病至左,右病至右,左右同病则左右皆至,左右轻重不一,则左右反应也是强弱不一。

对其他病变也可指示其所在与范围,这虽然只能定位不能定性,

但这既是对病人的治疗,也是对病人的检查,具有双重意义。

4、根据感传受阻与被遮断,可以发现隐藏和潜伏的病灶。

例如上腹痛而灸足三里,当感传进入下腹后竟迟滞不前,久不上达或终不上达,而下腹的反应却很明显,

这就必然是感传中途受到另一病灶所阻断的缘故。

由于这种病变尚未产生自觉症状,或是症状轻微尚未引起注意。

这就可为跟踪检查,发现隐患提供线索。

5、根据感传所至,可以打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陈规,为“穴病相连,经无常道”奠定基础。

这在“溯本求源,探讨经络”章中早有相应的说明。

6、根据灸感消长的情况,可以指示病情的好转和恶化。

凡是感传明显,反应良好的病例,结合其他体征,其预后也是良好的。

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恢复,而各种感应也就逐步减弱与不复发生。

另一方面原先反应也属良好,感传作用也颇明显。

但随着病势的深化和恶化,而感传与各种反应,也就逐步迟钝以至不复出现,这常是预后不良的象征。

7、根据感传第二相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使灸疗作用量具有客观标准。

古人对于灸疗的作用量,是用“壮”来表示的。

现时的艾条灸又多是以手持法为主,而以分钟计算,这均是“以意为之”,均不能达到有效的作用量,

而灸感第二相的作用发挥期,就可弥补这一缺点而大大提高了灸效。

8、根据灸感第二相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看出灸的效果是远胜于针。

特别是对急性病与各种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炎症,其效果远远优于药物之上,这是随时经得起验证的。

所谓“急性病宜用药物,慢性病宜用针灸;实证体强者宜用针,虚证体弱者宜用灸”,

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必须打破,必须清除。

如上所述,可见灸感三相的发现,确是艾灸法史上的大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

也是周氏对灸法事业的一大贡献,请重视勿等闲视之。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