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十二经脉【井穴】的作用

什么是井穴?

五腧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有:“井、荥[yíng]、腧、经、合”的五腧穴。

五腧穴:井、荥、输、经、合


井穴,是五腧穴的第一类,是十二经脉中十二个井穴的总称。

《黄帝内经.灵枢 》记载:“以上下所出为井。”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把人体上肢或下肢,最初流露在脉中,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地方,称它“井”,

因为井就是水的源头,各经脉之气由井穴而起,比如被誉为肾经源头的涌泉穴,就是一个井穴。

古人将经脉比作河流,血液便如河水一样流淌其中。

体表的经脉是地面部分的河流,

体内的经脉就像是地下的暗流。

井穴便是沟通这两条河流的“井口”。

井穴多分布在人体手指、脚趾的末端,是体表经脉内的气血流注到体内经脉中的必经之路。

由此,井穴成了十二经脉的“根穴”,主管着十二经脉中的支脉。


井穴的位置

井穴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

五腧穴-井穴-手部

五腧穴-井穴-脚部


人体的十二井穴的作用

人体有十二条经络,这些经络各有一个井穴,合起来就是“十二井穴”。

井穴是针灸调理中常用的穴位,对调节人体健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

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十二井穴主调发热、昏迷、休克、心胸烦闷等症,因此临床多用于急救


1.井穴的清热作用:

通过刺激井穴,可以起到清热的效果。

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可以调理所属经脉、脏腑的热证。

比如少商可以清肺热,调理肺热引起的咳喘。

对于风热邪气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在少商穴针刺放血,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脏腑经络的火热,还可调理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病症。

由于十二经脉中所属脏腑、经络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井穴的清热作用也会表现出阴阳表里的对应特点。

例如商阳是大肠经的井穴,却可以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症。


2.井穴的开窍安神作用:

除了清热,井穴还有醒脑开窍和安神镇静的作用。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分布有丰富而敏感的神经末梢。

俗话说“十指连心”,刺激手部的井穴具有极强的醒脑、苏厥、开窍、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各种病症的急救。

脚部的井穴在急救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肾经的井穴:涌泉穴,在此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常用于治疗中风、癔病、发热导致的昏迷和休克。

此外,涌泉还有开肾窍的作用,肾气亏虚的人可以通过按摩涌泉来鼓舞肾气。

少商、少冲等其他井穴也可以刺激相应脏腑,例如鼻塞时可以刺激开肺窍的少商、商阳;

耳鸣、耳聋的人可以刺激开眼耳窍的关冲、足窍阴。


在临床应用中,井穴还可以用来调理癫狂、失眠、小儿惊风、忧郁症等多种神经疾患;

发挥其安神镇静的作用。

比如少冲为心经井穴,心主神志,悲喜无常、烦躁不安时就可以按摩或针刺少冲,达到缓解病症的作用。


十二经脉井穴名称列表

肺 -- 少商

大肠 -- 商阳

心包 -- 中冲

三焦 -- 关冲

心 -- 少冲

小肠 -- 少泽

脾 -- 隐白

胃 -- 厉兑

肝 -- 大敦

胆 --(足)窍阴

肾 -- 涌泉

膀胱 -- 至阴。

十二经脉井穴名称列表


参考:什么是五腧穴?十二经脉五腧穴有哪些穴位?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