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艾灸治疗配穴
【口腔炎】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肮、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眼痛】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擅中、巨朗、中院、内关、隔俞、至阳、足二里、内庭。
【急性胃肠炎】中院、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上脱、中院、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中院、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院、不容、巨胭、膏育、肠俞、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三里)。
【胃痉挛】中脱、梁门、章门、巨胭、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庭。
【胃扩张】上脱、中脱、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会、中脱、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同,加胃仓、滑肉门、育门。
【肠绞痛】天枢、神胭(隔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脱、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中脱、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证(蛔厥)急救】隔盐灸神胭数十至百壮。
【胆道蛔虫证】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纲、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同胆结石。宜采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院、肠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势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疽性肝炎】同肝脏疾患,加脾俞。
【肝功能异常】至阳、隔俞、胆俞、中院、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院、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
本组穴位经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实验1000余例,治愈率为90%以上。
临床可以酌情配合下列穴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骼、大椎。
【肠结核(慢性腹泄、鸡鸣泄)】中院、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结肠炎】天枢、足三里、良效。
【脱肛】百会、命门、次骼、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院、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食管癌】隔俞、擅中、中院、内关、足三里。
【胃癌】胃俞、中院、梁门、足三里、筑宾。
【肝硬化】至阳、肝俞、期门、上院、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原发性肝癌】同肝硬化,加丘墟、阳陵泉。
摘自《谢锡亮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