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谢锡亮谈艾灸配穴方法原则
灸法的配穴方法和针法配穴一样,仍然是要用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为指导,
采用循经取穴、特要穴,经验穴和局部取穴等配穴方法。
但一般用穴较少,而且宜避开禁灸部位。
临床上要针对病情配穴,选用最恰当的灸法。
治疗总则:
《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大意是说,
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
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
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
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
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
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
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
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
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
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属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骼、曲池、郑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院、关元、足三里,经常灸之更妙。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院、关元、足三里
摘自《谢锡亮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