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施灸的注意事项
名师谢锡亮谈艾灸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室温的调节
在避免风吹患者的情况下,施灸时可以开窗调换空气,应特别注意室内外的温差,
尤其在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之际,更应注意使患者舒适。
2、灸法与消毒
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严格。
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以防灸后皮肤破溃,继发感染。
至于灸的原料,只要将艾绒晒干,生姜用时洗净即可。
3、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不多见,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艾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因素。
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一般无甚危险。
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
4、施灸与保养
灸后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等以助疗效。
5、施灸的程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以此进行。
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果不讲次序,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
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循序不乱,不会遗忘。
而免得患者反复改变姿势,省事省时间了。
6、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
一般阴晴天也不避忌,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
出血性疾病,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7、施灸的副反应
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
但一般不需要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间隔时间,
如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以服中药加味增液汤。
药用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肉苁蓉15g,水煎服。
8、关于灸后洗澡问题
凡非化脓灸(轻直接灸),可以正常洗澡。
如有灸疮,则应避开疮面,当心不要洗脱灸痂,勿多浸泡。
或用创可贴盖上再洗,或用消炎膏抹上一层保护灸面等方法。
总之,可以洗澡。
9、注意掌握刺激量
一般原则是其壮数先少后多,其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
摘自《谢锡亮灸法医案》
谢锡亮: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2009年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针灸泰斗”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