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补泻”机理的中医古籍记载

艾灸法治病,既可以补虚又可以泻实;既可以温寒又可以散热;既可以扶阳,又可以养阴。

黄帝内经-艾灸补泻

关于灸疗补泻的中医古籍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

《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

《丹溪心法·拾遗杂论》(元代朱丹溪)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

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

《医学入门》(明代李梃)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

《神灸经纶》(清)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

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

补法:

《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

《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

《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

《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

《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

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

《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补泻的机理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

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

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

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

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

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

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

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

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下降,

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

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

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泻法机理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

1、以热引热:

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

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

2、开辟门户,引邪外出:

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

3、温通行散、消瘀散结:

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

4、灸法扶阳、阳生阴长:

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

5、热因热用:

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

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均宜,

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

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理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


摘自《灸法医鉴》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