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发展历史: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灸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灸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翁(曹操之子)所撰写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己佚。

敦煌卷子本中的残卷《新集备急灸经》则最迟是在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依照刊本抄录的,

原刻印本初刊于唐代京都长安,不仅证实该书成书年代甚早,也表明我国早期刊本中就有灸治的专书。


针灸甲乙经--艾灸

魏晋时期,著名的针灸学家皇甫谧深入钻研《灵枢》、《素问》、《明堂愉穴针灸治要》,

并将这三部零散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

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和确定了349个喻穴的位置、主治、操作,

介绍了针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化脓灸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

即“欲令灸发者,炙履偏熨之,三日即发”。

到了宋代、清代,发泡灸更是得到了发展,

医家李守贤、王执中、窦材,以及元代的徐凤、龚廷贤等也提出了很多发灸疮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

关于灸的壮数,

《针灸甲乙经》一般为每穴每次3一4壮,其中头部、颈部、肩、背等处多为三壮;

胸腹腋多为5壮,最少的是井穴,灸1壮,最多的是大椎灸9壮;个别如环跳灸至50壮。

在该书中对灸法的禁忌也做了论述,

其中误灸穴位引起不良后果的有29个穴位,也有用化脓灸感染引起不良后果的。

该书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的又一次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本书于公元6世纪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可谓针灸走向世界的先锋。


晋代以炼丹闻名的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4条为灸方,

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急证用灸、灸以补阳,

同时对灸材进行了改革,并最早使用隔物灸,为灸疗的多样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后世医家进一步研究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可以查到40多种隔物灸的材料。

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


晋隋时期医家陈延之是提倡灸疗的先驱之一,

所撰《小品方》(现己佚)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方书,对灸疗也多有论述。

他指出:

“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

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

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由可灸;

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

表明灸疗简便有效,易于推广。

从散在于其他医籍的近30则陈氏的灸方中,可以看出,

他主张:取穴少而精,强调灸前刺去恶血,用灸壮数多达50一100壮,也有用随年壮。

特别是关于灸禁问题,认为《黄帝内经》禁灸十八处并非绝对,

并提出直接灸要“避其面目四肢显露处,以疮瘫为害耳”等。

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然可取。


在晋隋时期,灸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灸的方式上有了极大的改进,

灸法灵活多样,出现了多部论述灸法的著作,为灸法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自《灸法医鉴》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