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历史第一人:鲍姑

在我国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学中,灸治的历史悠久并有相当的地位。

孟子曾经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

这里的艾,就是指用艾叶灸治。

介绍中医艾灸历史不能不说的古人老师——鲍姑。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

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也是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的妻子——鲍姑。

鲍姑


根据《云笈七笺》记载,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也有说是山西上党人),名潜光,官宦家庭出身。

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药之学,精通针法,是我国第一位从事艾灸的医家。

他的父亲鲍靓曾任南海太守,并在越秀山南麓觅一偏静处建越冈院讲道炼丹。

期间葛洪从北方来到广州,在越冈院炼丹讲道。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 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人(今江苏句容县)。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著有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的症侯及诊治。)


鲍姑受父亲的影响,笃信道教,而且对葛洪非常崇拜,鲍靓就将她嫁给了葛洪。

后来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其足迹遍及广州、惠阳、博罗等地。

鲍姑聪颖非凡,不同一般,她学什么会什么,将学到的本领全都用于为百姓治病。

当时广州地方,多热气,人多生热毒,鲍姑用越冈院内一口井中的井水浸泡一种艾草为当地人治疗热疮。

她治赘疣最为得心应手,

她灸治疾病所用的艾绒采自越秀山的山脚下生长的红脚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

采用越秀山脚下产的红脚艾,制成艾绒条,用火点燃,在赘疣上熏,不久,赘疣便全部脱落。

这些在《鲍姑祠记》中有所记述:

“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


传说:

鲍姑有一次在行医采药回归途中,见一位年轻姑娘在河边照容,边照边淌泪。

鲍姑上前询问,原来她脸上长了许多黑褐色的赘瘤,十分难看。

乡亲们因此都鄙视这个姑娘,而她也因赘瘤一直无法找到意中人,姑娘只能顾影自泣。

鲍姑问清缘由,即从药囊中取出红脚艾,搓成艾绒,用火点燃,轻轻地在姑娘脸上熏灼。

在几次熏灼之后,姑娘脸上的疙瘩全部脱落,看不到一点疤痕,变成了一个美貌的少女。


鲍姑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已经记录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了。

由于鲍姑医术高超,深受当地群众爱戴,至今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副:“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

鲍姑


我们都知道艾灸用的艾绒的原料是艾叶,《本草从新》说: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以火灸之,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有温经通络、祛除寒湿、回复阳气的作用。”

每年五月是采集艾叶的最好时节,此时的艾叶药性最佳。

艾叶采集好后,应放置于日光下暴晒干燥,放置三年之后取出放入石臼中捣碎,筛去杂梗和泥沙,如此反复多次,做成淡黄色细软的艾绒。

艾绒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分粗细不同的等级,根据治疗的需要,直接灸要用细艾绒,间接灸可用粗艾绒,做艾条用的艾绒多是粗艾线。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