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

艾灸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

艾灸的发展历史:魏晋时期

艾灸的发展历史: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灸法成熟于明清时期,

从著作的数量、灸法技术的改进、隔物灸的广泛应用以及灸法进行局部麻醉的应用,

均可看出在明清时期灸法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出现了以张景岳、杨继洲为代表的著名医家,但到了清代的后期,由于历史原因灸法走向了衰落。

艾灸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

明代以前的文献有:

经考证,明代是我国针灸史上重要的文献总结时期,明代以前的文献包括史书上有记载但己亡佚了的有:

《歧伯灸经》(宋史)、《亡名氏灸经》(隋志)、《曹氏灸方》(隋志)、

《曹氏灸经》(隋志)、《雷氏灸经》(新唐志)、《崔氏骨蒸病方》(宋志)、

《亡名氏新集明堂灸法》、《杨氏灸经》(崇文总目)、

《黄帝灸经明堂》(宋志)、《亡名氏灸经背相》(宋志)。

目前现存的灸疗医籍仅有:

战国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敦煌石室医方残卷《新集备急灸经》;

唐代《灸法图残卷》、《黄帝明堂灸经》;

宋代《膏育愉穴灸法》、《实验特效灸法》、《备急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经》;

元代《痈疽神妙灸经》、《痈疽神秘灸经》11种。


明清两代以清代专著较丰,

著有《采艾编》、《太乙神针心法》、《采艾编翼》、《太乙神针附方》、

《太乙离火感应神针》、《灸法篡要》、《太乙神针》(范毓编)、《仙传神针》、《神灸经纶》、

《太乙神针集解》、《传悟灵济录》、《卷怀灸镜》、《太乙神针》(松亭居士传)、

《灸法秘传》、《灸法心传》、《太乙神针十六部》、《灸法集验》、

《太乙神针》(作者不详,叶圭序跋)、《经验灸法独本》、《延寿针治病穴道图》、(灸法篡要)等21部。


特别是清代,更可以认为是对我国灸疗法的总结时期。

灸疗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为清咸丰时医家吴亦鼎所撰的《神灸经纶》一书,他在该书引言中指出:

“灸疗亦与地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说明灸疗之重要。

《神灸经纶》全面总结了清以前有关灸疗的理论和实践,

并参合了不少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集大成式的灸疗专著。

另如清·廖鸿润的《针灸集成》也收载了大量灸疗的历代文献,予以分类编排,如制艾法一节,

就选录了《医学入门》、《医方类聚》、《局方》等多种前人著作的论述。

对“发灸疮法”、“疗灸疮法”、“调养法”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明清时期医家通过大量医疗实践不断改进灸疗技术,

艾卷药条灸出现

最早记载于明初朱权之《寿域神方·卷三》,其云:

“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

这时的艾条灸还是属于实按灸,即艾条隔纸按压于穴位,隔纸仍为减少患者的痛楚,

以后又改为悬灸法,即离开皮肤一定距离灸烤。

最早艾卷不加入药末,

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中才在艾绒中加入摩香等药末,并命名为“雷火神针”或“雷火针法”,

到了清代,李学川、陈修园等人又在艾绒中加入了不同的药物,并改名为“太乙神针”“太乙针”,

记述此法的专著有《雷火针法》、《太乙神针心法》、《太乙神针附方》、《太乙神针方》等,

并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尤其在清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代常用的艾卷灸法和药条灸法均发展于此。


明清时期开始注重使用灸疗器械,

为后世灸疗器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使用灸器施灸虽可追溯到晋唐,但多采用代用物而非专用灸器,或结构十分简单如苇管等。

至明清,逐步出现了专门制作的灸器。

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以铜钱为灸器,即将铜钱置于艾炫之下以施灸的方法。

如明龚信的《古今医鉴》及其子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中均有记载。

《万病回春》灸癖根法云:

“穴在小儿背脊中……每一次,用铜钱三文压在穴上,用艾灶安孔中,各灸六壮”。

又出现了泥钱作灸器即将泥钱或棋子垫于艾炫之下以施灸的方法,

如清李守先《针灸易学》卷上论述灸法操作云:

“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谏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

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高文晋在《外科图说》中又做了进一步改进,使用了灸板、灸罩,灸板、灸罩。

灸板是在一块长板中穿几个圆孔,用以施灸。

灸罩则是圆锥形罩子,上留一孔,罩在艾炫上施灸。

泥钱、灸板及灸罩的出现,标志着灸器已从代用品向专用器方向前进了一步。

此后又有面碗灸,银盏灸等,使灸疗更安全,简便,

受到了患者的喜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后世温灸器等灸疗仪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后期统治者认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

至清末(1822年)道光皇帝废止宫廷针灸后,更成了旧日黄花,导致了针灸学的衰落。

灸法因其简便、效果好而在民间广泛应用。

赵学敏所撰的《串雅外编》一书中,介绍了一些民间常用的灸法如鸡子灸等,也是对灸法技术的补充。


隔物灸进一步广泛应用。

自晋代出现隔物灸的灸疗方法后,历代在隔物的选择上都有所增加。

明清以后的隔物灸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又推出了大量的隔衬药物,使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更加扩大。

例如:明代刘纯在《玉机微义》中指出,用隔葱灸治疗痛气;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用隔巴豆饼灸治心腹诸疾、泄泻、便秘;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则用此法治疗阴毒结胸;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隔甘遂灸治二便不通;

《杨起简便方》中载用隔白附子灸治偏坠痛气;

张介宾在《类经图翼》用隔蟾灸治痹痈;

楼英在《医学纲目》中用隔苍术灸治耳暴聋;

朱在《普济方》中用隔桃树皮、隔食若根灸、隔蛆叫泥灸治瘦病,用隔苦瓤灸治痈疽,用隔纸灸治咳痰喘、咯脓血;

龚信在《古今医鉴》中用隔花椒饼灸治心腹胸腰背痛。

清代的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用韭菜灸治疮疡;

许克昌在《外科证治全书》中用隔香附饼灸治痰核、瘦痈,用隔木香饼灸治仆损闪挫,气滞血疲;

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用隔土瓜灸治耳聋,隔鸡子灸治痈疽红肿无头,隔碗灸治乳痈;

吴尚先在《理i俞骄文》中用隔槟榔灸治暴聋,隔核桃灸治风湿骨痛;

窦梦麟在《疮疡经验全书》中用隔酱灸治脱肛;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用隔矾灸治痔痰。

此外,还有隔胡椒饼灸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隔蛆叫灸治疮疡;

隔陈皮灸治呕吐呢逆;隔厚朴灸治胸腹疼痛;隔蓖麻仁灸治内脏下垂、脱肛等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明清两代的医家应用隔物灸所选择的间隔药物种类繁多,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范围。


艾灸局麻出现。

明代医家改良宋代《扁鹊心书》提出:“如颠狂之人不可灸及膏粱之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

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局部麻醉方法。

龚信在《古今医鉴》卷十三“挑筋灸癖法”中指出:

“用药制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用艾灸一灶制纸法:用花椒树上马蜂窝为末,

用黄蜡蘸末并香油频擦纸,将此纸擦患处皮上,即麻木不知痛。”

用花椒树上的马蜂窝是取两药的止痛作用。

花椒辛温、有毒,具有止痛之功。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的作用。

实验证明,用其进行表面麻醉,效力较地卡因稍弱;

用于浸润麻醉效力强于普鲁卡因。

马蜂窝,又名露蜂房,苦辛平、有毒,具有止痛作用。

《中药大辞典》记载蜂房煎水外用可消炎止痛。

香油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诸药同用制成药纸,擦拭皮肤,使局部皮肤麻木,不知疼痛,然后施针挑和艾灸。

这种局部麻醉的方法,变内服为外用,较服睡圣散有了很大改进,使麻醉更为简便、实用,且易为病家所接受。


灸法传入外国

清末后期统治者认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

至清末(1822年)道光皇帝废止宫廷针灸后,导致了针灸学的衰落。

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国弃之若敝履的灸法保健,在东赢却得到了发扬光大。

据考证,公元514年,我国针灸学首先传到朝鲜;

公元550年,灸法又由朝鲜传入日本。

在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

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

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

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

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育能力;

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

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除了足三里外还兼灸曲池,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夕。


摘自《灸法医鉴》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