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发展历史:唐宋时期

从隋唐至宋元,是我国针灸史上灸疗法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艾灸历史,唐宋时期


灸法专著倍出。

唐代崔知梯之《骨蒸病灸方》一卷,记载专病灸治经验,原书虽己失佚,

但尚收存于《外台秘要》及《苏沈良方》之中。

至宋代灸法专著更不断出现,如《黄帝明堂灸经》三卷、闻人着年之《备急灸法》一卷,

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以及庄绰《灸膏育俞穴法》一卷等。

这些专著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灸法经验。


医家在医学著作中重视灸法。

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

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

在灸疗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展,首先增加灸疗防病的内容,

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

“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瘩,则瘴病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其次,灸治的病种较前代有所增加,

特别是在热证用灸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热毒蕴结之痈肿,以灸法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

另如对黄疽、淋症等温热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病症等,均用灸法取效。

这显然是对《伤寒论》某些偏颇提法的纠正,也是对灸疗法的补充和完善。

同时代的王煮,更是重灸轻针,《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中提出灸为

“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

在使用灸法时,他认为:“风热之证,每次用灸,不得超过百壮,而且宜从少至多,....

寒湿之证,每次用灸不超过千壮,而且宜从多至少……。”

指出“腹中者,水谷之所盛,风寒之所结,灸之务欲多也。脊者身之梁……

背又重厚,灸之宜多,经脉出入往来之处,故灸能引火气。”

在《外台秘要》一书中,针灸治疗部分,几乎都用灸方。

这种弃针重灸的观点,可证明当时对灸法的重视,对灸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宋代许叔微师法张仲景,在著作《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

等书中强调了引证用灸、灸补肾阳等观点,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

宋代著名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一书,亦以灸法为主,

并记载了灸劳法、灸痔法、灸肠风、灸发背、膏盲俞灸法、小儿胎病灸等灸治之法.

书中还收录不少本人或其亲属的灸疗经验,

如“予尝患澹利,一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连数夕灸,则数日不如厕”

另外,王执中对灸感流注也做了较深入的观察:

“他日心疼甚,急灸中管(院)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卜,至灸处即散”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以及《圣济总录》等重要医方书中,亦多收载有灸疗内容。

南宋·窦材在其所撰之《扁鹊心书》中,首载了“睡圣散”,服后施灸,“即昏不知痛”。


灸法应用的专业化和普及化。

在唐宋时期,随着灸法的专门化,出现了以施行灸法为业的灸师。

如唐·韩愈的《谴疟鬼》诗云:

“灸师施艾炫,酷若猎火围"(《昌黎先生集·卷七》),生动地按期绘了大灶艾灼的场面。

宋代张果《医说》中,也曾有灸师之称。

除灸师专门掌握施灸技术外,鉴于当时盛行灸法,非医者对灸法也加以应用。

《南史·齐本记》载,有人自北方学得灸术,因治有效验,迅速推广,

一时问都大为盛行,被称之为圣火,甚至诏禁不止。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也提到:“吴蜀多行灸法。”

表明此法在民问中己颇为普及.另外,宋“太宗病巫,帝(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

宋·苏东坡写有《灼艾帖》,李唐画有《灸艾图》,更证实了灸疗在唐宋之际流传之广。


金元时期,

由于针法研究的崛起和针法应用的日益推广',灸法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但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不少医家,在灸法的巩固和完善方面,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河间不囿于仲景热证忌灸之说,

明确指出“骨热…~.灸百会、大椎”等,并总结了引热外出,引热下行及泻督脉等诸种灸疗,

罗天益则主张用灸疗温补中焦,多取气海、中脱、足三里三穴施灸,认为可“生发元气”、“滋荣百脉”等。

朱丹溪也有不少灸治验案的记载,

如“一妇人久积怒,病痈,目上视,扬手掷足,筋牵,喉声流涎,

定时昏昧,腹胀痛冲心,头至胸大汗,病与痛间作,……

乘痛时灸大敦、行问、中肮,……

又灸太冲、然谷、巨阀及大指甲内间,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妥”。


摘自《灸法医鉴》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