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艾灸治疗方案

病例:

我以前做业务,吃饭没有准点,常常胃痛,每次吃点雷尼替丁也就好了。

后来有一次是早上,我吃了油条,喝了一杯豆浆就去见客户。

那是在夏天,很热,中午回来的路上似乎中暑,突然就胃痛。

中午没有吃饭,吃了雷尼替丁也没用,下午忍着疼痛和上司汇报工作,出了经理办公室,“哇”地就吐了,吐得是一点都没有消化的油条。

从此以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时不时的胃部丝丝拉拉地痛要不就是剧烈地痛。

香砂养胃丸、健脾丸、雷尼替丁、胃必治、气滞胃痛冲剂等等我都吃过,还吃过几次四联。

我吃药比吃饭都要准时,要不就这胃就要造反。

凉的一点都不能吃,我已经连续几年都没有吃过一块西瓜了。

看着别人大夏天,大口地啃西瓜,我真想整一个尝尝,但是我这个不争气的胃啊……”

胃痛的艾灸治疗方案

凭我的感觉,越是好强的孩子越是容易把自己的身体弄坏,想来想去也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儿。

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都不太规律,这在吃饭的问题上体会的更明显。

首先,就是吃饭时间不固定,饱一顿饿一顿。

再就是,吃的东西不健康,要不就是大鱼大肉、要不就是过量饮酒、要不就是吃辛辣、寒凉食物。

都说你们的胃造反。要不就不吃,一吃就吃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再好的器官也禁不住啊。

它造反了,其实是在保护你,应该庆幸才对。


艾灸治疗方法:

针对胃病,我是以艾灸为主的。方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在平时艾灸足三里、中脘和关元穴。

针对疾病:胃痛治疗方法:

用直接灸:灸足三里、中脘和关元穴。

用最精细的艾绒,搓成艾炷,如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点燃,此时穴位有轻微的灼热感。

反复施灸,结疤或化脓(分泌物)。

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一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计2~3个疗程可见初步疗效,长期施行可避免胃痛发作。

胃痛急性发作时可针刺足三里穴进行止痛。

穴位主治:

中脘和关元都在腹部。

中脘穴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为任脉、三阴经之会,小肠之募穴。

艾灸此穴有增强人体元阳的作用,胃痛多为寒气作祟,艾灸此穴则正对本证。

足三里穴则是胃经上的大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常灸此穴可以帮助调整食欲,使食欲趋于平衡。


对于急性的胃痛,我采用的是直接针刺足三里的方法。

取毫针直刺入足三里1寸,反复捻转,得气后留针5分钟,可迅速缓解急性胃痛。


针除急痛,灸去根

我以前也当过校医,那时孩子上学较早,经常有的孩子吃不上饭或急三火四地吃饭。

到学校由于寒风冷气到学校出现胃痛、腹痛的,这些病例多数是一针见效。

就取足三里一穴,得气后,叫孩子深呼吸。少则5分钟;多则20分钟,会有立竿见影之效。

所以,我身上一般都带着针灸盒,里面放满消毒棉球。

现在也经常看到或听到年轻人说:‘治疗某某疾病,用一针就治好了。’

这个我也不否认,我在临床中也有经常一针就治好疾病,尤其是对于胃痛,基本上就真是“一针好”。

但是,对于一些经常胃痛的病人,可能就不能一针见效了。

这样的病人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艾灸3~5天,也许10几天后。

我从来不夸大其词,这样本来就是不对的,而且往往使患者失去对医生的信任。

--单桂敏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