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术】:选穴方法与施灸手法

手持艾条悬灸的选穴方法与施灸手法

灸不离穴,具体到艾灸选穴时,要注意一个大原则

即以穴位为粗定位,进一步通过手法探查灸感,来细定位。

选穴之法,只有两种,局部就近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


局部就近取穴

局部就近取穴适用于:

损伤病,譬如崴脚了,确定没伤到骨头,可以就近探查有灸感的点施灸,可以加速外伤的恢复。

偏血分的病。此处的偏血分的病,是病处固定不移。

如果涉及脏腑之病,局部就近取穴之法,常循着任督二脉探寻有灸感的点。

探寻顺序,督脉先于任脉。

督脉上的分区取穴大要:

印堂区:通鼻、明目、下气、醒脑。

百会区:入脑、提气。

风府区:入脑、驱风。

大椎区:通阳、助倒时差、主治咽喉、颈椎病,防老年痴呆。

身柱(肺)区:通治儿科百病、肺病、肩膀和上肢病。

神道(心)区:阳光普照,四末可达。慢性病调理的关键区域。

至阳(肝)区:解酒、交通上下气机、主治肝胆疾病。

脊中(脾)区:助脾运化、统血,主治脾胃病。

命门(肾)区:助肾纳气,主治泌尿系、腰病。

腰阳关区:主腰腿,通下肢阳,助瘦大腿。

八髎区:主治生殖系、小腹及下肢病。


任脉上的分区取穴大要:

天突区:主治咽喉、甲状腺、淋巴结等病。

膻中区:主治情志、肺、心系病,振奋宗气。

中脘区:下气,肝胆脾胃总调。

脐区。通治百病,助瘦肚子。

关元区:补一身元气,主治下焦诸病。


循经远端取穴

而循经远端取穴其根据在于:经气所过,主治所及。

实践下来,常选用的末端穴位也不多,大致列举如下:

手腕内侧:神门、阴郄、内关等穴。皆可全程来回扫灸。

心脏有疾,一开始施灸要从远端取穴,可选用此处穴位。

另外,失眠、汗证等,扫灸此处,效果佳。

足三里:全程来回扫灸。大补气血,年老选用尤佳,孩童一般不用下焦穴位。

三阴交:全程来回扫灸。调补肾、脾、肝三经,可助眠,助调经。

阳陵泉:全程来回扫灸。补胆气,补筋,主治下肢疾病。

血海:全程来回扫灸。主治血证、痒证。


施灸手法

至于手法,除基础手法来回和回旋外,另有进阶手法两种:小雀啄和苍龟探穴。

手法要点如下:

1.来回:平而直,每次来回扫的长度相近。为基础手法,以激发经气。

2.回旋:平而圆,施灸者手向心口回旋。为基础手法,以细定位。

3.小雀啄:要点在于艾条上下,以寻找最佳施灸高度,亦即,临界点。

4.苍龟探穴:要点在于微微拉高艾条,向四周钻察,以寻找最佳施灸角度。

初学者以练习基础手法为准,直到遇到施灸时,感到被灸处是顶着艾条,方可练习后面二种手法。

艾灸施灸手法:雀啄灸与回旋灸

手法不难,难在定点灸。

定点时,需保持全神贯注,把自己的神“灌注”到被灸处,被灸者的灸感会大有不同。

而一旦掌握纯熟,临证施灸时,法无定法,

选穴、手法皆由心而发,全凭感觉,又都在规矩之中,自然而然,治病效果如风吹云。

到达此处,即为岐伯天师时常念叨的“神”之境界。

每位灸师,都应该以神的境界为追求,尽早摆脱形的束缚。

执着于形者,常能遇到“不可治”之病。

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法也。


摘自“南岛艾灸学堂  ”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