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艾灸注意事项及艾灸方法

老人艾灸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治未病

要说的一点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种问题浮出水面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的身体调理,应该注重平时的保健,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未病”。

一旦身体不适,应该及早治疗,别等到病势发展到难以控制,不管中西医,都会非常棘手。

在这个层面上,艾灸不仅非常适合,而且对于大众而言,也是最容易驾驭的方法。

2.气血虚弱之人建议远端取穴

其实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大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小到风湿性关节炎、便秘,二便不固,等等,

治疗的思路和中青年人差不多。

因为无论男女老幼,都逃不出虚实寒热的大格局,这也是古中医不分科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老年人还是有一些很特殊的群体性特点,比如气血非常虚弱的情况,以及严重心脏病的情况。

这种时候艾灸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要格外谨慎,

除了过硬的技术和准确的辨证,还有一些需要特别嘱咐的地方。

气血虚弱之人,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能量,

如果直接灸肚脐以上的穴位,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出虚汗等不适症状,

这时候特别适合灸脐下,包括下肢。

对于严重心脏病的人,包括有心脏支架的人,心区会有严重的气滞血瘀,

如果直接施灸心区,不适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会有危险。

所以除非有足够的经验和把握,一般建议远端取穴。

3.大多可以先从足三里灸起

老人艾灸的时候,要多询问灸感、多观察病人的状态,

一旦出现不适,不要坚持,要立刻停灸,或改灸远端穴位,比如内关、足三里、涌泉等。

并配合轻手法(切忌重手法)脏腑推拿,调通脏腑,让身体能够更好地利用能量。

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对于老年人,大多可以先从足三里灸起。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而阳明经的特点就是多气多血,

所以灸足三里能快速培补后天气血,这就是所谓灸足三里等同吃老母鸡的原理。

灸一段时间的足三里,气血培补起来之后,再灸督脉、任脉,灸时的不适感就会缓解或消失。

老年人艾灸注意事项

关于老人艾灸,其实技术上的事情还不是最重要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才是最难得的。

这一点,在生活和临床上都看到过不少,很有感触。


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为一名非药物治疗师和艾灸讲师,我们经常能够在患者和学员身上,看到一支小小的艾条背后那么多感人的故事。

比如有位学艾灸的同学,家庭关系虽然不算太糟,但也称不上和睦,一家三口在家基本上没什么话。

自从开始给妈妈艾灸之后,爸爸也从冷嘲热讽到试探性参与,

最后发展到跟妈妈抢着躺床上等着灸,老两口不得不排时间表。

身体暖了,心也热了,家庭关系为之一变,连餐桌上的菜肴都变得丰富了很多,欢声笑语充盈在房间里。

这种氛围,真的是拿什么都很难换到的。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比较忙,有时间给老人长期艾灸的人很少,

而且即便有空,有的老人也不愿意麻烦孩子。

相对孩子来说,老人通常有更多的闲暇,其实这种情况下,老两口互灸也是很好的方式。

即便一个人,也能极大改善自己。


我们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学员,没有子女,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换了关节,需要拄拐才能行走,而且手指关节变形。

当时看到她的状态,很担心她是不是能坚持下来,甚至能不能拿稳艾条。

结果三天里,她作为施灸者,不但稳稳拿着艾条,缓解了同学的肩周炎,而且还尝试跟大伙儿一起站桩,相当励志!

课后,每天反正也没别的事儿,就全用来自救,每天给自己灸3、4个小时,坚持了大半年。

今年从她侄女那儿得到近况,人整个瘦了一圈,走路都利落多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技术之外的事情,其实这正是老人保健最重要的地方。

我们这个年龄,父母年岁都不小了,到了百病丛生的时候了,还有什么比老人生病更费钱、费精力、费感情的事情呢?

可是我们最常听到老年人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就是,

“唉,年纪大了,有点病是正常的,不用治,治也治不好。”

这是因为很多人囿于“生、老、病、死”这四个字,认为人年纪大,就一定会生病。

这就造成了不少老年人在生病后拖着不治疗,很多比较好治愈的急性病被拖成了慢性病。

而古人是怎么形容人的生命过程?

《黄帝内经》中提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由此可见,人的一生应该是“生、长、壮、老、已”,无疾而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状态。


作者:韩姝-厚朴中医诊所非药物治疗师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