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之《小品方》灸法理论记载

陈延之,南北朝宋齐间医家。撰成《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

重视对伤寒、温病等热性疾病治疗。

其治温病方药,已体现清热解毒、消阴生津等多种治则。治妇科病提出人工流产、断产等多种方法及适应症。

组方用药,主张根据病人年龄、体质、病情、病程辨证施治。

《小品方》对隋唐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是唐代官颁医学教材之一。

原书已佚,其佚文多保存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

《小品方》艾灸理论


陈延之《小品方》重视灸法,并极力提倡,他说:

"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

非师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随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

--

如果你达到了一个针灸专家的水平了,随手拈来你怎么灸都行。

没有达到专家级别,但是我认识字可以看书学习,那么“依图详文由可灸”,就是书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照着做。

如我们不认识字、也不懂穴位,“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就是哪儿有病就灸哪,也是一个办法。

--

他认为灸具有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泛、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提倡与推广。

从该书辑佚之部分灸法处方,可反应其这方面的学术思想。


一、大力倡导灸治,详述腧穴可灸与禁灸

对施灸中应加以注意的38个腧穴分为"禁不可灸"与"无病不可灸"两类。

陈氏记载了针灸古籍《黄帝经禁》中禁不可灸的18个腧穴的名称及灸害,

与《甲乙经》中记录的禁灸腧穴内容到文字均大致相同,

只不过《甲乙经》多载7个禁灸穴位。

考《内经》无专门讨论禁灸穴位的篇章,说明《甲乙经》成书时也收集了《黄帝经禁》的有关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陈氏收载了《曹氏灸经》(据传为三国时曹翁所著)中"无病不可灸"的20个腧穴,

如头维、玉枕、天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陈氏认为:"远道针灸法,头病,皆灸手臂穴,心腹病,皆灸胫足穴,

左病乃灸右,右病皆灸左,非其处病,而灸其穴,故言无病不可灸也。"

他又说:"头病,即灸头穴;四肢病,即灸四肢穴,心腹背胁亦然,是以病其处即灸其穴,故言有病者可灸,此为近道法也。"

显然,所谓"无病不可灸"是指这些腧穴不宜作为远部取穴施灸,

所谓"有病者可灸"是指这些腧穴可以作为邻近取穴施灸。

关于一些腧穴的这种有病可灸,无病不可灸的讨论,其内容在一般针灸医籍中殊为少见。


二、详述施灸的艾炷大小与壮数

1、关于施灸艾炷大小:

陈氏一方面对《内经》"灸不三分,是谓徒痖"之说进行了阐发,

认为这是"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此为复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不能远达。"

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因人因地制宜,

他说:"今江东及岭南地气温,风寒少,当以二分以还,极一分半也,随人形阔狭耳,婴儿以意为之也。"

2、关于施灸壮数:

陈氏多根据施灸部位及病情而定,

一般四肢腧穴灸7~14壮,胸部脑穴灸14~50壮,

腹部及背部腧穴多灸至百壮,

偏热的疾病壮数较少,如消渴、诸淋,关元穴仅灸30壮,

偏寒的疾病壮数较多,如治泄利不禁,少腹绞痛,石门穴灸至百壮。

《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

火量过大,易烧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发挥治疗效果。

对用灸壮数,有一般要求,但主张根据地域,气候、体质的不同,分别对待。

其用灸壮数,多至100,少仅14,即同一种病,也有100壮、50壮、随年壮,或一日三次用灸的区别。


三、主张化脓灸

陈氏认为:"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认为灸以化脓,风寒之邪可以祛除,无化脓,则病不易除。


四、鲜明的艾灸配穴特点

《小品方》中记载了陈氏灸治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经验,在艾灸配穴上颇具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

1,取穴特点是少而精,

一般每次只取一穴,多的不过二、三穴,除十四经穴外,亦取经外奇穴。

2,以邻近取穴为主,

对于脏腑疾患多根据受病脏腑的位置高下,在相应的胸腹背腰部选择穴位,

心肺病变,多取胸背部穴位施灸,如治咳嗽诸灸方中,除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外,

其余处方中的腧穴如大杼、风门、肺俞、云门、俞府、膻中...等均位于胸背部。

脾胃病变,多取上腹部及腰背部腧穴,如巨阙、中脘、脾俞、命门等穴。

治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子宫等病,常灸下腹部及腰骶部腧穴,

如遗尿灸大赫、中极穴,消渴灸关元及关元两旁各2寸的水道穴。

3,重视辨证配穴,

如灸治胸痹心痛,根据病因病机取不同腧穴,"心痛、胸痹",以气滞为主,故灸气会穴膻中,

心痛如刀刺,由血瘀所致,故灸血会穴膈俞,"心痛、胸胁满",与肝有关,故灸肝经募穴期门。

4,注意单方、验方的应用,

如遗尿"灸阳陵泉、阴陵泉,随年壮,"治哕灸"腋下聚毛(极泉穴)",

卒狂,灸"左右胁下,对屈肘头(章门穴)",这些处方值得临床验证使用。 


摘自:《灸法医鉴》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