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孩常见疾病艾灸取穴
儿科常见疾病艾灸取穴
【吐乳】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支气管肺炎】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孔最、手三里、太渊、丰隆。
【气管炎】风门、肺俞、尺泽、太渊。
【哮喘】身柱、灵台。
【肺门淋巴结核】风门、身柱、膏盲、灵台、肺俞、中脘、孔最。
【百日咳】风门、身柱、肺俞、尺泽。
内服药方:天冬、麦冬、半夏、杏仁、百部、瓜蒌仁、川贝母各10克,橘红6克,用5——6日良效。
【下痢】天枢、大肠俞、合谷、三阴交。阴交。
【腹泻】身柱、大肠俞、天枢、足三里。
【水泄】大肠俞、水分、天枢、足三里。
【消化不良】肺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廷。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身柱、大杼、中脘、足三里(少灸),直接灸身柱穴良效。要坚持长灸,能改变儿童体质由弱变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急性期:大椎、风门、身柱、命门、曲池、合谷。
【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禺、曲池、尺泽、支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腹肌麻痹】前面局部施灸,后面在相对部位取背部穴。
【下肢麻痹】肾俞、次髎、殷门、秩边、承扶、髀关、伏兔、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在患侧选穴,适当选穴,交替使用。
【小儿夜啼】身柱、中脘、足三里。
【流涎】脾俞、中脘、合谷。
【新生儿破伤风】然谷、神阙。
【拘偻病】身柱、大杼、肾俞、中脘、上巨虚、绝骨。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孙,直接灸或灯火灸均可,灸患侧,双侧病灸双侧。每日一次,1——3次痊愈。又:翳风、颊车、角孙、手三里、外关。
【新生儿窒息】神阙、内关。
【尿闭】关元、中极、阴陵泉。
【身柱之灸】艾柱为米粒1/3,施灸3壮。
治疗:感冒、呕乳、消化不良、下痢、百日咳、小儿疳症。
宜长灸灸,但不宜取穴过多。
注意事项:
给小儿艾灸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艾条距离,可用另一支手放在施灸位附近,感知温度可控。另外防止艾灰掉落烫伤。
摘自《谢锡亮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