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温和灸?温和灸的特点
温和灸(悬灸),是将艾条点燃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
古代的灸法,多属于艾柱的直接灸(艾炷置于皮肤上烧),
以壮为数,灸至数壮,效果直接而猛烈,但是往往容易留下疤痕。
虽然可以用姜片,附子饼等进行隔物灸,
但因为距离的缘故,温度较高,对人体皮肤的刺激较大,尤其是对敏感体质的人群。
温和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疗法,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以下特点:
特点1:安全舒适
如果运用悬灸,就不会带来直接灸灼痛的困扰。
悬灸的距离,由施者根据对方情况调控把握,一般不会出现过烫或火力不够的情况;
若出现的类似情况,也能迅速调整。
由施者调控的火力,一般都在让患者舒适且有效的范围。
特点2:辨证施治
简单的艾灸取位,一般多为固定患处,大致取位如腰背,腹部,或四肢疼痛处。
但相对专业的灸法,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取相应的穴位,经络来进行施灸。
取穴和经络的前提,在于辩证施治,运用问诊,舌诊,脉诊来判断患者的五脏盛衰,气血情况,
对相应的穴位经络采取“审,切,循,扪,按”五种方法,判断邪正虚实,以决定施灸部位。
一般来说,慢性久症,虚症,寒症更适合用灸法治疗。
特点3:用心精微
温和灸悬灸不同于盒灸,需要施灸者一直在旁亲手操作。
整个过程,既需要有专业的医学素养,更要有足够的关怀和耐心。
灸法不仅仅是拿着灸条熏对方的肌肤就算完了。
在艾灸的过程中,专注于自己所灸的对象,
明了的体察对方的身体情况,对艾灸能量的吸收能力,以及吸收后的反应,
从而决定是否要做相应的调整,或是继续施灸。
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舒适的条件下,既能恢复阳气,疏通经络,又能排寒祛湿。
带着心阳之力,带着大爱之心去灸,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特点4:简便易行
艾灸,拔罐,敷贴,以及简单的推拿,都属于中医治疗中简便易行的操作。
在了解他们的基本原理后,日常可以做一些基础的调理,
比如典型受风寒阴气的脊肩酸痛,可以拔罐,也可以选择相应的膏药敷贴,或者由家人帮忙艾灸。
悬灸算艾灸中操作很简单的一类,一般使用艾条,粗一些2cm到3cm的更好,
施灸时通常将点燃的艾灸,悬于离皮肤一拳或者一大半拳头的距离,
以免烫伤或者疼痛,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不需要其他的器具或者操作,过程舒适且简单方便,温和灸适合大部分人日常治病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