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郄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一、郄门(xì mén)穴的名词解释
郄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厥阴心包经。
穴位含义为,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
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郄门。
取穴法
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二、郄门穴特性
郄门为心包经之郄穴。郄穴为特要穴之一。
它有救急作用,多用于顽固性病和急性病。
它位于前臂内侧之中部,居手三阴中间,对三阴经皆有影响,善治胸部诸疾。
属心包经,心包即膻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心包是心脏的外围,有传达心主命令和意志的职责,可以代心行事,代心受邪。
所以郄门穴有宁心安神、理气宽膈、解痉镇痛之功效。
三、艾灸郄门穴作用
1、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或预防风湿心悸亢进、心律不齐、心包炎、心动缓慢。
2、胸膜炎、胸痛、胸闷、休克、乳腺炎。
3、神经系统可用于膈肌痉挛、癔症发作、精神刺激性休克、肋间神经痛、前臂神经痛或麻痹。
四、郄门穴的配伍功效:
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性呕吐;
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痛;
配大陵:止咯血;
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配曲池、三阳络:治咯血;
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配内关、膈俞:治心胸痛;
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配心俞、膻中:治风湿性心脏病;
配心俞、大椎:治心肌炎。
五、郄门穴具有醒酒功效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
点按郄门穴可以使心脉气血郁结快速发散,加快酒精在体内的化解排泄速度。
在实际应用时,
首先要用轻柔渗透的手法疏解手厥阴内关至郄门一段的紧张感,再进行点穴功效更佳。
但是此法仅用于醉酒后缓解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