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痛风,助阳驱寒能速解疼痛

1、痛风是吃出来的病

古时候 ,痛风就被认为是王公贵族才得的病。

因为他们太贪吃,把自己整成营养过剩,造成脾胃虚弱,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为病。

痛风就是吃出来的疾病之一!

痛风的产生就是体内尿酸含量多了,而如果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就会增加为外源性嘌呤,导致血液尿酸升高。

高嘌呤食物,就是海鲜、肉之类。

痛风之人更要禁酒,会直接加速尿酸含量。

痛风的发病群一般是在中老年人中居多,但随着现今人们的饮食不当以及作息不正常,已经有开始往年轻群体发展的趋势。

之所以痛风人群男性偏多,是因女性体内中的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

而男性喜饮酒、赴宴,爱吃肉类等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长此以往就悲剧了。

艾灸治疗痛风


2、艾灸治痛风传至西方

我们只知道西医中传,其实,中医西传的时间更早并且曾经引起很大反响。

而西传中,痛风还起了推动作用。

在17世纪,荷兰一位牧师患有严重的痛风,恰巧当时他身处中国,经中国医生一次艾灸治疗后疼痛奇迹消失。

他随后收集整理有关艾灸的资料,于1675年在荷兰出版,还随信寄回荷兰一些陈年艾绒。

很快,艾灸在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等引起一时流行。


3、艾灸助阳驱寒,能速解疼痛

痛风在急性期治疗以祛邪为主,用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等法;

慢性期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等法。

西医认为痛风只能吃一些类似别“膘凌”之类的西药在发作的时候降低尿酸值来控制。

中医治疗这种疾病,可用针灸、火针痛点治疗,还有膀胱经放血。

说到放血,火针,没经过培训是不敢操作的,可让老百姓在家里操作简单又有效的就是艾灸。

放血和中药主要去其瘀毒、艾灸则调动人体新陈代谢之机能,

还会调理脾胃和肾的功能,调动正气,防止邪气再次破坏脏腑机能。

有位灸友因为痛风吃了大量的激素和嘌呤类的药物,差点吃坏了肾。

后来改用中药调理,因为不耐中药之苦,又不愿針刺放血,病情发作期用金銀花、莲花带藤加甘草煎水代茶,每日半斤,再配合艾灸局部。

这些年来,总能迅速缓解,屡试不爽,直感古人诚不欺。


4、艾灸治痛风取穴

除了痛点、肿处艾灸外,以下两组穴位,循环艾灸来提升正气。

1、中脘,神阙(肚脐),关元穴  

2、足三里,肾俞,腰阳关。

我们不仅仅要治疗痛点,还要用艾灸的方式来恢复免疫力,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用艾灸来调和阴阳。

艾灸顺序:记住先阳后阴,先背部后腹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每穴20分钟,涌泉10分钟。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