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灸:四种取穴方法总结
我们用艾灸,目的大抵有两个:
一是调理身体。
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常感觉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处于亚健康状态。
此时,只要选择感觉舒服的点,艾灸能量进入身体,自然就是给身体充电。
二是治疗疾病。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气至病所,灸感集中于病位,是治疗快速起效的保证。
比如治胃痛,就要通过选相应的穴位,让灸感快速到达并且保持在胃。
不管目的是什么,不管吸收点有多少个,艾灸的取穴都宜少而精,一般一至两个足矣。
无为灸取穴四方法总结:
无为灸以灸感为依据,在有良好灸感和气至病所的前提下,取穴方法有四:
第一,就近取穴,最为常用,
可取病位附近的任督二脉的穴位,或者病位周围的区域。
适合于绝大部分情况。
第二,督脉压痛点。
当有急症或慢性损耗性疾病时,可能会在督脉及其两侧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可在压痛点施灸。
适合于有压痛点的情况。
第三,远端取穴。
当身体虚弱或瘀滞严重时,应远端取穴。
常用穴位:足三里。
第四,本神指引。
对身体有觉知的人,能够感知到本神的指引,自己确定要灸的部位。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其优先级高于其他取穴方法。
摘自“北京厚朴中医”公众号,作者: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