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十二经脉【合穴】作用介绍

关于五腧穴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类重要腧穴。

五腧穴的分布,是从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

每条经脉有五穴,十二经共有60穴。

五腧穴

五腧穴各有所主病症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

“病在藏者取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关于合穴

五俞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

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主治肾之疾患:“合主逆气而泄”,肾属水,与膀胱为表里。

“逆气”,是指气机上逆的病症,如肾不纳气之上气喘咳等;

泄指二阴病变,如遗尿、遗精,大便失调等,均属肾气虚衰,

真元亏损而引起的病症,阳痿,可取用合穴以补肾育阳。

又因为“逆气而泄”的病症不仅与肾,而且与胃有关。

合穴主治肾脏疾患,也可以治疗胃的疾患。

根据季节有“冬刺合”。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位置:

五俞穴--合穴--手部位置

五俞穴--合穴--脚部位置


十二经络之合穴:


1、肺经:尺泽穴

尺泽穴位的作用

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肘臂挛痛;

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中暑、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配伍:列缺、肺俞等主治咳嗽、气喘;

三棱针点刺出血主治急性咽喉肿痛;

穴位配伍:合谷等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穴位配伍:委中主治急性吐泻、中暑等。


2、大肠经:曲池穴

曲池穴位的作用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疾患;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穴位配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

穴位配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

穴位配伍:肩髑、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曲池穴用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施灸如下图: 


3、心包经:曲泽穴

曲泽穴位的作用

①心痛、心悸等心脏病证;

②胃疼、呕吐、泄泻等急性胃肠病;

③肘臂挛痛;

④热病。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穴位配伍:内关、中脘主治呕吐、胃痛;

穴位配伍:委中、曲池主治中暑。

五腧穴--合穴列表


4、三焦经:天井穴

天井穴位的作用

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

②偏头痛、耳聋;

③胸胁痛;

④瘰疬。

现代常用于治疗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配伍:曲池、少海主治肘痛;

穴位配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

穴位配伍:翳风、耳门主治耳聋。


5、心经:少海穴

少海穴位的作用

①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

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

③头项痛、腋胁痛;

④瘰疬。

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精神分裂症、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等。

穴位配伍:后溪主治手颤、肘臂疼痛;

穴位配伍:神门、内关、大陵主治癔病。

少海穴用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施灸如下图: 


6、小肠经:小海穴

小海穴位的作用

①肘臂疼痛、麻木;

②癫痫。

现代常用于治疗尺神经疼痛麻木、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等。

穴位配伍:风池、大椎主治癫狂、痫证;

穴位配伍:曲池、臂膈主治肘臂疼痛。


7、肝经:曲泉穴

曲泉穴位的作用

①小便不利、淋证、阳痿、遗精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②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插等妇科病证;

③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现代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穴位配伍:中极、阴陵泉主治小便不利;

穴位配伍:膝眼、梁丘、血海主治膝髌肿痛。


8、胆经: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的作用

①黄疸、口苦、呃逆、呕吐、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②下肢痿痹、膝髌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③肩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膝关节病变、肩关节周围炎、肋间神经痛、小儿舞蹈病等。

穴位配伍:支沟主治胁肋痛;

穴位配伍:日月主治胆囊炎;

穴位配伍:环跳、委中、悬钟等主治下肢痿痹。


9、脾经: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的作用

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②膝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阴道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穴位配伍:足三里、上巨虚主治腹胀、腹泻; 

穴位配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主治小便不利。


10、胃经: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

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

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穴位配伍:中脘、内关主治胃脘痛;

穴位配伍:脾俞、气海、肾俞主治虚证腹泻;

穴位配伍:三阴交、神门治疗心悸。


11、肾经:阴谷穴

阴谷穴位的作用

①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②膝股内侧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阳痿、膝关节炎等。

穴位配伍:肾俞、八髎、关元主治阳痿;

穴位配伍:膝眼主治膝部肿痛。


12、膀胱经:委中穴

委中穴位的作用

①腰脊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②腹痛,急性吐泻;

③遗尿,小便不利;

④丹毒。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穴位配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主治腰痛;

穴位配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艾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