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艾灸治疗配穴
【脑出血(中风)】
1、病初发:百会小炷灸1~3壮,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灸5壮,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2、偏瘫(后遗症):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曲池、合谷、臑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癔症(脏躁病)】
抑郁型(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
兴奋型(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g,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g,炒枣仁、牡蛎各15g,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腕、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眠】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癫间】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三叉神经痛】
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攒竹。
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
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天柱、照海。
【肋间神经痛】膻中、巨阙、期门、章门、膈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桡神经痛】肩髃、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正中神经痛】曲泽、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环跳、居修、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昆仑、承山、太溪、丘墟。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颜面神经麻痹】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庭,隔姜灸法效佳。
【尺神经麻痹】少海、支正、通里、神门。
【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指间肌萎缩】八邪、上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委中、合阳、承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摘自《谢锡亮灸法》
